相近的发表时间
相同的样本类型
相似的样本量
究竟什么决定了文章的高下?
♦研究设计何以如此重要?
让我们带着疑问看到下方的两个案例,这两篇研究聚焦肿瘤蛋白质组学,在发表时间、样本类型和样本量上都颇为相似,但研究2却能发表在更高水平的双一区杂志上。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该研究进行了更为精妙的研究设计。研究设计相当于盖房子的图纸和教师上课前的备课,是高分成果产出的基础,可以说非常重要。
研究1(左) 研究2(右)
小谱列举了两篇研究的具体信息,以方便大家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出,研究2与研究1相比在研究设计上的优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更贴近临床实际的选题
研究1聚焦于常见易得的肺腺癌组织与配对远端转移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这种比较虽然基础且常见,但该选题缺乏直接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利用现有临床样本进行的基础探索性研究。相比之下,研究2聚焦于结直肠黑色素瘤这一罕见疾病的分子亚型研究,并尝试通过预后信息来预测不同亚型的临床结局。这样的选题不仅新颖,而且直接关联到患者的实际治疗需求,因此更具临床意义。
2.更好的研究设计方法
研究1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这种研究设计容易开展,但取样与结局同时发生,不具备预测能力。而研究2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即先收集样本,再观察预后结局,这样的设计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结局,临床价值更大,同时队列研究的证据等级比横断面研究更高。
3.更有代表性的人群选择
研究1的样本既包含手术切除样本,又包含尸检样本,样本的获取方式并不统一,影响结果的普适性。研究2只选择了手术切除样本,样本获取方式统一;且样本来源于三家医院,结果的可靠性和外推性更强。
4.多元的分析手段
研究1进行了常规的差异分析、GO、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质互作分析,但这些基础的生信分析已经无法满足目前高分杂志的要求。研究2则更进一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组学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在训练集中构建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中成功验证两种亚型之间的生存差异。机器学习不仅提升了研究深度,也使其更符合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
总的来说,有临床意义的研究选题、更好的研究设计方法、更具代表性的人群选择和先进的分析手段,能将一项研究推向更高的平台。而谱度众合正是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临床方案设计服务,旨在打造科学严谨、富含临床意义的研究项目。多样化的分析技术应用,助力客户攀登科研高峰,发表更具影响力的高质量研究论文。
♦系统制定临床科研方案服务流程
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有五大步骤(点击查看详情):
①明确的临床问题:
我们会基于客户自身的科研基础和研究方向,结合临床需求帮助客户确定有临床意义的选题。
②清晰的研究设计:
根据已定的研究目的,我司专业的流行病学专家团队会帮助客户明确具体操作。比如慎重选择样本类型和取样时间点、明确纳排标准和结局指标、确保符合伦理、采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等。
③伦理审核与临床研究注册:
凡是涉及“人”的研究活动都需要进行伦理审查,我们可提供伦理审查表及知情同意书参考模版,并在客户编写申请资料时提供帮助。
④样本的采集与数据分析解释:
原始数据库往往不能直接用于数据分析,我们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不仅可协助客户制定CRF表格、整理结构化数据库,还可以进行后续的组学检测与数据分析工作。
⑤证据力度的思辨与成果产出:
一方面,高质量临床研究可通过多种模型和多种技术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研究结果,我们可为客户提供下一步结果验证的中肯建议;另一方面,我们的报告借鉴了众多高分期刊的结果展示形式和图片配色,可以直接用于论文发表,还提供方法的英文文案,客户成文更轻松。
①+②详细内容见:https://mp.weixin.qq.com/s/ahNwyPcI5C74y20gAqNvOg
♦服务案例
我司系统的临床科研方案制定流程,已经成功服务多位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清晰的研究设计、专业的蛋白质组学检测及分析工作,让客户轻松发表学术论文。以下是一些服务案例:
案例1:
案例1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姚尚龙团队发表,谱度众合参与前期研究设计、蛋白质组学检测及分析工作,因此也被列为了作者单位之一。这是一篇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样本,筛选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体外循环(CPB)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文章,于2023年8月发表在高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IF2022=15.3)上,标题为“Early plasma proteomic biomarkers and prediction model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 prospective nested cohort study”。(点击此处阅读中文详细解读)
案例2:
案例2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杨蓉蓉团队发表,谱度众合参与前期研究设计、蛋白质组学检测及分析工作,也是作者单位之一。这是一篇通过分析血浆蛋白质组诊断艾滋病毒(HIV)伴乙型肝炎病毒(HBV)并患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文章,于2023年11月发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2022=7.3)杂志上,标题为“Serum protein biomarkers for HCC risk prediction in HIV/HBV co-infected people: a clinical proteomic study using mass spectrometry”。(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案例3:

案例3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团队发表,谱度众合参与前期研究设计、蛋白质组学检测及分析工作。这是一篇通过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前血浆蛋白质组学特征预测严重COVID-19对MSC治疗反应的文章,于2023年12月发表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IF2022=7.5)杂志上,标题为“Plasma proteomics-based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 response to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severe COVID-19”。
♦谱度众合技术团队
谱度众合的核心技术团队由在各领域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包括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他们在专业领域拥有超过十年的专业沉淀,确保了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临床科研项目方案不仅科学合理,而且严谨可行,能够满足高标准的科研要求。
谱度众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服务和解决方案!我们的临床项目服务团队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已有数十名青年骨干成员,大部分是来自知名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或公共卫生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经过数千个项目的锤炼,这支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既个性化又具有高度可实施性的研究方案,同时强调方案的创新性和临床价值。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内容。谱度众合作为临床科研服务和成果转化的引领者,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为您系统制定研究设计方案,助您摆脱繁琐操作和耗时任务,轻松高效开展科研工作,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感兴趣的话,欢迎联系我们了解更多~